Search

交出政大、中山的期末報告,本來可以開始過暑假了,結果遇到三級警戒。這還不是更慘的,我交出作業後指導教...

  • Share this:

交出政大、中山的期末報告,本來可以開始過暑假了,結果遇到三級警戒。這還不是更慘的,我交出作業後指導教授就要我跟他約線上meeting時間,要跟我討論讀書與研究計畫😭

雖然每學期的課程都很硬,但這學期真的是OMG~都是英文都是菜英文惹的禍XD

桌上這些是這學期讀的文本,而且還不是全部,比較特別的是我在政大修姜以琳教授的課《社會學名著導讀》。開學前我焦慮到不行,因為除了三本原文書外,碩士生每個人要帶同學討論理論,得另外找該本書作者對話的社會學家的理論出來。這意謂負責當週帶討論的碩士生除了原本進度外,還得另外找對話理論且閱讀理解後,才有辦法在課堂上帶別人討論。如果沒有充分準備就去上課,那下場就是被大家電爆⋯⋯🤣

我負責的那本書是研究美國教育體制與階級關係,我帶討論Bourdieu的「資本」、「慣習」、「場域」的定義與應用,引用的是《Distinction》的內容。(所以我讀到藍佩嘉教授的研究)

另一本是討論全球化時代,中國國有資本與私人資本在非洲贊比亞的投資。我帶討論的是兩本周敏教授研究亞裔美國人與美國的跨國移民政策。

我非常喜歡我讀的這些研究,很生活、很社會,然後全部都是政治喔。再強調一次,這些研究就是政治,就是你我的生活,不管你想不想關心,政治每分每秒都在進行中。

有出版社希望我出我的讀書與研究筆記,我聽到嚇到腿軟,我都還沒畢業,而且學校裡面好多讀書達人⋯⋯

但我這邊還是能跟大家分享一下我怎麼從緊張到每天拉肚子,到完成碩士班的修課,尤其這學期還跨校修全英文讀本的課。(姜教授的英文是母語狀態,她要全英文授課也可以。)

課綱出來的時候應該是寒假或暑假,研究生是沒有放假這件事情,我在過年的時候就開始讀政大的進度了。

《The Specter of Global China》這本的英文比較難,我當時吃完年夜飯就在便利商店查單字,常常整段查完還是不懂作者在寫什麼。
因為這可能關係到我的先備知識不夠,也可能是作者的社會學訓練是另一套系統。這本書剛好都有,加上她的英文造詣深厚,用的字常常很艱深。

但這樣查單字、查單字、查單字,查了一個月後,你就感覺得到自己的進步。當然,如果文法不熟悉的人還是得先買文法書來讀,所以我之前有讀完半本的《琁元佑文法》。

這樣讀書很慢,要讀完一週的進度,我每天得花8~12小時黏在桌子上讀書,但能保證自己大多數的文本能全部讀完,而不會只看前跟後。

另外有個閱讀習慣是我讀英文文本領悟出來的,在讀的過程要把每一段講什麼寫在旁邊,這樣在課堂討論時,你才能隨時以「書上寫什麼」、「作者說什麼」在第幾頁第幾段,教授跟同學就會信服你真的有好好讀而不是來尬聊。

但有一點更重要,大家來讀書是互相學習的,講錯、講不好沒關係,再修正就好,教授都是鼓勵大家多發言(但不是尬聊)。

讀書學習很開心,雖然過程痛苦,希望我能順利完成論文畢業。❤️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